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次和美国俄亥俄州长大的一位前同事在广州出差,聊到自来水,我笑他大惊小怪中国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烧开了再喝或者买瓶装水不就好了?他还是坚持说自来水应该能直饮是个原则问题。理由很有意思:他觉得喝到健康的水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权利,如果自来水不能直接喝,那么有些人有条件把自来水净化成饮用水或者直接另买饮用水,有些人却没有这个条件,结果就是在饮用水这项基本的权利上造成人与人的不平等,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城市的自来水一定要符合直接饮用的标准,公园之类的公共场所也一定会有供所有人饮水的水龙头。就连在俄亥俄州,他说,虽然天然水的水质很差、净化过后的自来水有股不好的味道,但至少也还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

 

他的理由当然有些牵强:比如要保障所有人都有饮用水喝不一定要通过把所有自来水都净化成饮用水的方式,只需要在足够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饮用水站就够了;而且从节能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自来水(比如用来洗脸、擦地)是并不需要纯净到能直接饮用的程度的。不过他的思考角度让我受到了一些启发。

 

去年回国的时候我常跟人开玩笑说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很快能解决的,因为吃的东西可以特供、出门可以交通管制,可如果有啥烂事儿是所有人无一幸免的,那也就是呼吸的空气了——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上面的人一定会不惜代价治理污染的。当然这只是玩笑而已,因为虽然空气污染影响到在这城市生活的所有人,但对每个人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在呼吸到健康的空气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权利面前,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面临同样的气象灾害(甭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人们受到的危害大小与收入程度直接相关。

 

现在已经没有人否认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除去少数不理智的人,大家基本都在竭尽所能的自保。收入较高的人很多在有着强大室内新风系统的写字楼上班、在家里安装了万元以上的室内新风系统或者使用数个几千元、上万元的空气净化器、出门可以直接进室内车库开上有空气净化系统的车。这都还是必需留在北京上班的小白领们,更高大上的人还可以干脆遇到雾霾天就躲到三亚去。收入差一些的则必须走路或者挤公共汽车上班、在室内室外一样毒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甚至整天在室外穿行、挥汗如雨的从事重体力劳动。哪怕同样是走在路上,有人戴的是英国、新加坡进口的口罩,有人只能带自己做的布口罩。这些东西防霾的功效几乎直接和价格成正比:都知道某进口品牌的净化器净化效果最好,但很多人只会选择效果差得多、但性价比更高的其他品牌;几百元的口罩对于PM2.5的净化率也自然高于几块钱的口罩。所谓的“同呼吸、共命运”真的只是聊以自慰,残酷的现实就是:在同一个地区生活,可支配收入更高的人能负担得起更好的防护措施、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受到空气污染的毒害更小;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人负担不起防护措施、呼吸到的空气最差、受到的毒害最大。

 

可悲的是:这个国家曾经极端到宣传追求所有人连财富都是绝对平等,可现在却连在同一个地方呼吸到的空气质量都因为财富多少而有着巨大的不平等。健康的空气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比起吃穿住行乃至政治权利,呼吸健康的空气这样基本的权利上的不平等更容易激起民众的不满。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总书记最近莅临南锣鼓巷是一步高招:见到总书记也在这雾霾中走走停停、连口罩都不带,很多人立刻就觉得心里平衡了许多。可这种短暂的平等毕竟只是个表象,雾霾一天不除,同一个城市的大家就一天呼吸着迥然不同的空气、受着由于呼吸而导致的程度迥然不同的毒害,而区别的原因就取决于你挣多少钱。

话题:



0

推荐

刘骁

刘骁

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商业诉讼律师。主要从事美国证券诉讼(如证券欺诈、内幕交易等)、海外反腐败法案(FCPA)和其它合规调查以及商事合同诉讼等业务。兼职吃货、小厨。 *若无特别说明,博客所载内容为本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人所在律师事务所的观点,也不构成为客户出具的法律意见。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